《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发布日期 : 2021-12-10 17:44:53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第一次写影评,写的就是TVB,犹记得当时被《盲侠大律师》支配的那种又兴奋又恐惧的心情。

一会儿觉得哇这剧情真棒,不仅磕到了CP,还让我学会了好多法律知识

一会儿又觉得我的天哪太过分了怎么可以这样演,并反复观看抠出了不少BUG

看到最后,还是不由自主地成了港剧迷,可能这就是TVB的魔力吧。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它就是这样抓马戏剧,不合常理,又亲近老百姓,依旧保持着典型的老港剧味道。

看了《刑侦日记》,坦白说,我可以从中找出很多破绽,but who care???

各种迷离的剧情、惊险场面、出奇的脑洞,如同一个喜欢漂移的老司机随时挑战我的认知和智商。

最重要的一点,和《盲侠大律师》一样,《刑侦日记》也会为我带来非常“涨姿势”的心理学知识,让我们了解一些精神病患的心理状况。

但也有副作用 ......

每个主角几乎都有精神疾病:人格解离、躁郁症、余光恐惧症等,他们一会儿是天使,一会儿是魔鬼,让身为观众的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也“分裂”了。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一,叶劲峰的解离症

王浩信饰演的男主角患有解离症。主人格叫叶劲峰,次人格叫朱玑,还有一个次人格叫马特。

说起来可能比较晕。

马特是童年时期的叶劲峰,他在那个时期受到母亲的恐吓,变得性格极为孤僻和古怪。

朱玑是因为叶劲峰小时候受到刺激,解离出来的人格,主要作用就是替叶劲峰承担痛苦、解决难题。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叶劲峰的性格放荡不羁,马特满脑子负能量,朱玑则是一个沉稳腼腆的学霸。

每次掌控身体的只能有一个人格,所以经常出现三个人格争抢身体的情况,并且伴有短暂的失忆。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解离症也被民间称为“鬼上身”。

解离症又名多重人格,较早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版本命名为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后来改名为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是心理疾病的一种。

多重人格的产生与童年创伤有密切相关,当受到难以应付的冲击时,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达到“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感觉。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在剧中,叶劲峰的多重人格竟是唯一一个起到正面作用的精神疾病。

也就是说,有这个病要比没这个病好

朱玑聪明谨慎,还是字体识别专家,神乎其神的是他能通过一个人写下的任何字就判断出这个人写字时的心理状况,总之就是有了朱玑,办案难度一下子从五星就变成了一星。

叶劲峰虽然大大咧咧,但打架很厉害,他是卧底警察(卧着卧着就不想回警队的那种)。

两个人格也是相亲相爱,虽偶有摩擦,但床头打架床尾和,非常和谐。

我觉得他的多种人格还为他带来了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光明正大并名正言顺不受指责的“劈腿”,一个人格喜欢一个姑娘,一个姑娘喜欢一个人格,真是棒!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主人格的CP是女法医张晓蔓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次人格朱玑的CP游雁星

二、杨碧芯的精神分裂症

由惠英红饰演的杨碧芯是这部剧的演技担当,她饰演了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人,也是主角叶劲峰的母亲。

为了保护女儿,她给对花生过敏的女病号喂花生酱的镜头成了可以继《隐秘的角落》里“秦昊带你去爬山”更加经典的网络语——“芯姐给你喂花生酱”。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因为发病时曾经要喂两个孩子吃老鼠药,给当时还是小孩子的叶劲峰留下了极为严重的心理阴影。

可以说杨碧芯是造成叶劲峰解离症的主要原因。

她罹患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剧中暂时还没有说明,但从她一直孤身一人来看,一定是婚姻遭遇了变故。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为了保护女儿,她亲手掐死了经常骚扰女儿的女变态。

但这也让她的精神分裂症更加严重,经常有可怕的幻觉,也会忽然像是变了一个人,一会儿温柔胆小,一会儿阴狠毒辣。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惠英红对剧中饰演的杨碧芯进行了角色解析:

杨碧芯这个角色在陷入病症的时候,都是伴随着幻觉、幻听的产生,虚实扰乱让她内心十分动摇。作为母亲,为避免对自己的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她残存的理智也在与病痛作斗争,我觉得这是在演绎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作为曾经真实罹患抑郁症的惠英红,她以自己接受治疗的经历向患者呼吁:

不要害羞,这只是一个病,不丢人也不传染,只要去看病,总会有好的一天。

她希望通过《刑侦日记》这部剧,能让更多人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

惠英红在剧中演绎出的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都是人格分裂的临床表现。

比如让她痛苦万分的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及幻触,还有情感淡漠及情感反应不协调,这些表现都很严谨。

这也体现出虽然TVB在剧情上天马行空,但对科学知识还是非常严谨的。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三、叶朗晴的余光恐惧症

少女叶朗晴和哥哥叶劲峰一起长大,她很思念母亲。

而哥哥的叶劲锋人格由于童年阴影对母亲极为痛恨,告诉妹妹母亲已经去世了。

伤心的妹妹晚上独自站在外面,结果被一个沉寂已久的连环杀手“血字杀手”盯上,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也吓得不轻。

被救回来之后一直躲在角落瑟瑟发抖,不让任何人靠近。

保险起见,她被送进了一家专门看护精神病人的医院。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那么在剧中被心理医生反复提及的“余光恐惧症”到底是什么呢?

没错,就是字面意思,害怕自己眼睛的余光看到的东西,并能引发心里的恐慌。

余光恐惧症属于社交恐惧症中的一种。

一个人在注视某人或者某物时,觉得自己控制不住地同时在看旁边的人或者物,注意力总是被余光所及的旁边之人或物体所吸引,无法自由地移动自己的目光。

在这种恐惧心态下,会更加关注自己的余光,也容易产生更多的预期焦虑,即担心余光出现,导致症状的恶化,演变成余光强迫症。

个性比较胆小内向的人比较容易得这种病。

受到排挤,冷落,加上生活中的某些变故,也可能出现余光恐怖症的症状。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叶朗晴很思念的母亲患有严重精神分裂症,或许童年时期叶朗晴也受过其不同程度的惊吓,或许余光恐惧症并不是因为血字杀手才得上的,这个病根从童年时期就已经深埋在了叶朗晴的身体里,血字杀手只是把它唤醒了而已。

因为心理医生Dr韦的悉心治疗,叶朗晴逐渐爱上了这个博学多才又温和睿智的男人,百分百的信任和少女纯真的爱情让余光恐惧症很快就痊愈了。

这也是合乎常理的,因为从心理学上而言,信任医生是治好精神疾病最好的药引子。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四、聂山的躁郁症

十七集后出现的新人物“刑侦之父”聂山患有躁郁症。

原因与家庭变故有关,曾经的一个国际案件让他失去了妻子。他一边学习,一边治疗,控制住病情以后,他收到一哥的电话,叫他回去处理一个新的国际案件。

这个“幽灵断脚案”与聂山的妻子的失踪有很大关系,所以对他来说,这个案件的挑战十分的大。

躁郁症并没有被治好,只是情绪被安抚,但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痛苦的记忆反反复复折磨着他的神经,躁郁症令他十分痛苦。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躁郁症在医学上的名称叫做“双相情感障碍(BD)”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

在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聂山在工作时经常会额头青筋爆出,嘴里不停说话,眼睛因为愤怒而变得通红,手里的动作也停不下来,就像是游戏里的英雄被加了BUFF

有时候又像是被施了“虚弱咒”,蔫答答的,整个人都悲观地要命。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这也是躁郁症的临床表现: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而有时候又表现出情绪低落、愉悦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

病程多形演变,发作性、循环往复性、混合迁徙性、潮起潮落式病程不一而足,比如3个抑郁期跟着2个躁狂期。

间歇期或长或短,多次反复发作后出现发作频率快、病情越发复杂的情况。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五、Dr韦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作为隐藏BOSS ,Dr韦是剧中最可怕的大反派。

他一面是帮助警察分析罪犯心理的资深心理医生,另一边又是隐藏多年的“血字杀手”。

他的心理极其变态,他正面掐死受害者,让受害者在死前最后一眼看到他的长相,从中获得征服的快感。

杀人之后会把死者的小拇指割下来,在死者背上写字。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他的变态心理也不是无迹可寻。

自小患有虹膜异色症的他,被母亲嫌弃,被别人嘲笑,所以内心的自卑是造成他报复社会主要因素。

而这种人格确切来说不算是心理疾病,只能说是一种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为什么不属于精神疾病呢?

可以用Dr韦来解释这个问题,他有完整的人格——虽然有点病态的强迫,但并没有出现幻觉或者妄想。

他自觉被所有人抛弃,有深入骨髓的孤独,所以他选择向黑暗蜕变。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他是专业的心理医生,智商极高,是一个真的天才。

但是作为连环杀人犯,他确实会有一部分的人格问题,或者是有一些精神上的病态,但是病态和病症不等同,本身和精神病没有太大关系。

有很多真实的连环杀人犯都有反社会人格,有些人为了快感而杀人,有些人为了得到控制感而杀人,有些人因为某些情结而杀人,有的人只是为了杀人而杀人。

变态杀人犯和精神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精神病患者也可能没有杀人的冲动,而更多的是伤害自己。

但现代的研究显示,犯罪一部分和基因有关,另外可能和幼年时期的脑部损伤有关,脑部损伤可能会让人失去体验情感的能力,也会让人失去社会和道德约束。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

《刑侦日记》豆瓣8.3的评分一直高居不下,说明大多人的想法跟我一样,能让人看得过瘾又涨了姿势,喝酒吹牛的时候也就有了底气,这样的剧,干嘛不给它好评呢?

《刑侦日记》:全员精神病的刑侦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