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镯子》:上海婆婆遇到“三高”媳妇
发布日期 : 2021-12-10 18:00:52
由邬君梅、蓝盈盈、牛骏峰领衔主演的家庭剧《婆婆的镯子》,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这部剧中,婆媳过招,婆媳关系,最为吸引观众。邬君梅饰演的婆婆,精致、有点小心机,是三甲医院管理很多人的护士长;
蓝盈盈饰演的儿媳妇刘茵是单位管人事部门的人才。
两位女强人同时登上了同一个家庭的舞台,好戏便开场了。
来自南方小城市的刘茵,在上海已经九年,她颜值高、学历高、情商高,而且工作好,不矫情、不物质。
她的男朋友石磊是上海本地人,银行职员,家庭环境也不错。父母在嘉定为他贷款买了婚房,并且居住的老房子在上海地段很好,不久会拆迁。
刘茵和石磊已经相处三年多,石磊的妈妈一直以各种借口,拒绝见面。她想儿子找一个上海女孩,一直持反对意见。
儿大不由娘,越是受人阻挡的爱情,越是能走到一起。刘茵、石磊做了很多努力,终于盼到了见家长,谈论结婚的大事。
婆婆李霜清很会宫心计,将见面地点放在了小姑子家。
一、“三高”准儿媳见招拆招对垒上海婆婆
石磊嘱咐刘茵不要紧张,其实自己更紧张。一见面,石磊的妈妈就给刘茵来了个下马威。
小姑子夸刘茵切的果盘比家里宴会请的大师傅切的还好,准婆婆马上放大招——以后你家要开宴会,需要切果盘就给刘茵打电话请她来帮忙。
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接下去的时候,刘茵以柔克刚,大方微笑着打招呼,化解了尴尬。
打麻将的时候,石磊的妈妈直言不讳地打听刘茵家情况,刘茵说父母在当地福利不错的事业单位,弟弟读大学,在当地不错的单位实习。
结婚双方父母要商议,石磊的妈妈说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去外地。刘茵云淡风轻地说没关系,可以先准备其他事宜。石磊提出先落实酒店,他妈妈又说结婚酒店难找,等个两三年也是正常的。
没有刀光剑影,双方也在不断过招。准婆婆先是 “凌波微步”,各种腾挪躲闪不见面;见了面试图以“寒冰绵掌”直接冻死。
准媳妇也是高手,见招拆招,你尽管出招,来啥接啥“北冥神功”“吸星大法”再多的负能量,也打不垮她。
面对石磊妈,也就是自己未来的婆婆,高情商的刘茵用“以柔克刚”“乾坤大挪移”的一套掌法打下来,效果很不错。
接下来,刘茵又一一化解了准婆婆的婚前体检等招数,顺利进展到双方父母会面洽谈。
一场见面会后,石磊妈妈更加认定刘茵有心机,已经把儿子盘在了手里。无奈儿子非刘茵不娶,且刘茵也有才有貌工作好。
二、“三高”优秀女儿被“扶弟魔”父母拖累
本以为刘茵和石磊也算顺利完成了男生女生向前冲的婆婆关卡,好不容易双方父母见面,终于可以登顶按下结婚按钮了,但刘茵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答应的好好的不要礼金的妈妈,却对男方父母说,礼金达不到要求是不能见人的。
刘茵的父母偏心儿子,想着多要点彩礼,将来给自己儿子。刘茵的妈妈不断灌输,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弟弟才是刘茵最亲的人,要女儿向着家人。
“扶弟魔”亲妈一方面嫁女儿想要多要点礼金,为自己儿子全款买婚房,一方面不齿石磊妈妈还要儿子为婚房背房贷。刘茵气愤地质问,现在是要榨干她的剩余价值,为弟弟买婚房吗?
刘茵妈妈来自灵魂的叩问,直击人心。她妈妈认为一定要礼金,二十几岁的孩子知道啥,这世界复杂着呢!石磊家没钱还房贷刘茵着什么急,房本上又没有刘茵两个字。
很显然刘茵妈妈的思想,代表了社会上一部分母亲。家有儿子,偏心于儿子,一方面觉得人心难测,想为女儿多争取一些礼金,觉得有保障,一方面又想着用这个钱帮助儿子买房。
孩子准备结婚,双方父母初次见面,按规矩 ,理应是男方家长去见女方家长。刘家则不然,全家出动来见男方家长,这说明刘家更希望促成这段婚姻。
石磊也乐意迎合刘家爱慕虚荣的一面,租顶配豪车迎接刘家人。
刘父满眼欢喜打听车是低配还是高配,听到是顶配后,他乐得合不拢嘴。刘茵母亲听到女婿能用得起顶配豪车,在车上就做了个重大决定,彩礼加码,原本说好七万块彩礼,刘母却要求七位数。
石家虽然没有拒绝这种坐地起价的行为,却也对刘家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三、剧中刘茵VS原著腹黑刘茵,你更喜欢哪一个
蓝盈盈是个很有演技的女演员,电视剧中的刘茵,有血有肉,情感真挚,很容易让人共情。
一开始,刘茵的高情商让人佩服又心疼。面对准婆婆的刁难,刘茵是温和地化解,除了她的个人修养和情商,最重要的是和石磊真挚的感情。
按照屏幕前的观众所想,我一个高学历、高颜值,工作也好的年轻女孩,还怕找不到好的归宿,非要在这里受你的奚落?
现实里,恐怕很多人面对这样的准婆婆,立刻就会针锋相对,或者掉头就走吧!
人们不愿在现实中蝇营狗苟与狗血相伴,但这不代表他们不爱在屏幕上看撕逼冲突的角色。刘茵没有退缩,而且她引来了真正的考验。
婆婆将“珍藏”的玉镯送给刘茵当礼金时,刘茵感动不已。
她结婚自己母亲只陪嫁了八床被子,婆婆给的是多年前就价值15万的玉镯。刘茵暗自决心以后对婆婆,要比对亲妈更好。
不物质、三观正的刘茵愣是没想到,这个镯子是假的,当她得知真相后,她第一想法不是责怪婆婆,她想到的居然是——婆婆受骗了,不能让她知道买的是假镯子。
婆婆李霜清把真玉镯送给了不需要的女儿,将买来的假玉镯和发票,放在真镯子的盒子里,她以为这招天衣无缝的“移花接木”能够成全自己的小心思,但没想到善良的儿媳居然看破不说破。
再把视线放到原著,其实原著离的刘茵是这样的……
首先,原著的刘茵其实并不像剧里那么好说话。
婆婆把准儿媳第一次上门的地点安置在了豪宅小区、高档装修的小姑子家,一方面是两家关系好,另一方面是出于虚荣。
对于这个安排,儿子石头看在眼里,其实什么都知道,但他并没有对妻子有太多表示,原著里,石头的内心戏是这样的:
“但这样的话怎能跟刘茵讲?刘茵那张嘴,听到这种理由还真不知道会怎么编排他妈呢!于是石头只笑笑,没回应刘茵的嘀咕。”
中学语文老师都教过我们,人物的性格可以靠其他角色来烘托,原著里的石头这么想妻子,足以说明刘茵并不是好捏的柿子,而此种铺垫,也很容易让读者接受后期她把假镯子换成真镯子的计谋。
其次,原著的刘茵保持着最基本的社会人的攻击性,如果你伤害我,我一定会有所反击。
秉承着影视剧的主角必须真善美,剧中的刘茵还是比较善良、不计较的,婚房没有刘茵名字,她还倒贴钱装修。
原著里的刘茵就没这么大条了,她保留着社会人最底线的精明:
刘茵白了石头一眼,不吭声。石头明知道她家的家境,她下面还有个弟弟,哪里有钱拿出来给她装修?而且照刘茵的想法,就算有钱也不能拿出来装修,那可是石头婚前的房子。万一将来离了婚,装修钱岂不是全贴进去了?
剧中,刘茵送喝醉酒的周欣回家,在慌乱中无意之间换了镯子,这完全误打误撞的巧合,让自己的假镯子变成了真镯子,引起了一场婆媳大战的风波。
而在原著,刘茵确实很有心机,很强硬,她不甘心被婆婆欺骗,一定要报复她:
电光火石之间,一个念头蹦到刘茵的脑子里:既然周欣那镯子,应该是给她的,周欣又不知道珍惜,那她偷偷拿过来又如何?拿了那镯子,被发现了,不仅会让李霜琴不高兴,更重要的是,会打李霜琴的脸,让李霜琴知道,她刘茵并不是那么好性儿的人,能任由人拿捏,轻易咽下这口气。
然而刘茵毕竟是刘茵,这是心里面计划了好久的事情,这是唯一可以出口气、可以让李霜琴难堪的机会,老天又这么帮她,让周欣的那个电话时间那么长,给了她足够的作案时间。她若不做这件事,还真是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李霜琴这么处心积虑的欺骗她,让她吃了这哑巴亏。
刘茵看了一眼在阳台上接电话的周欣,迅速拿起包,快步走向装瞎子的柜子,打开柜子,拿出匣子,输入密码,拉开第三层,取出镯子,又从包里把自己的镯子拿出来放进去....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毫无悬念。
剧中的刘茵,在我看来,就像个黄连,苦没说得出口,还得哄着婆婆,取悦婆婆。
这是影视剧中女主角需要树立的道德榜样。其实,这种道德行为并不能解决婆媳间的间隙,刘茵的正确做法,她必须要让婆婆认清,她不是贪图石家财产的外人,而是能成为利益共同体的自家人。
给刘茵假镯子,有一说一,确实是婆婆李霜清做的不厚道,但这也是李霜清对刘家父母坐地起价的还击。
在我看来,刘茵如果真要在婆婆家得到尊敬,婆婆李霜清给她的镯子不能要,石磊想把她的名字写进户口本,她也不要接受。因为这些行为始终是李霜清的心理红线,踩上去就容易被穿小鞋。
不要明目张胆挑战婆婆,才是刘茵和石磊最应该有的姿态。
结婚是人生大事,婚姻中婆媳关系,一个处理不当,就容易变得很尴尬。因为一个男人,婆婆和媳妇有可能是很不相关的两个女人,成为了一家人。想要彼此关系还不错,相处之道也少不了。
争吵的母女司空见惯,血脉相通,亲情在那儿,风雨过后是彩虹。
争吵的婆媳,想要风雨过后是彩虹,就要成冰雹了。
观身边朋友,但凡婆媳相处问题多的,几乎都是没有分开居住。
尊重对方的习惯和选择,拥有彼此独立的生活空间,达成良好的经济共筑原则,才有利于彼此良好关系的建立。
刘茵面对难搞的邻居时,婆婆一秒到达战场,良言一句暖三冬暖“不用怕,有妈在呢”温暖了刘茵。
婆婆搞定邻居,这让刘茵刮目相看。
在婆媳关系中,永远不要把婆婆真正当成你的妈妈,但你也必须对她放宽心态,学会欣赏对方,放大对方的优点,告诫自己多担当。
婆媳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人与人相处是种缘分,真诚地以心相待,打动心与心的呼应,才能激起情与情的共鸣。